
臺灣藝術家閻瑞麟親手用木頭雕刻出小型木雕公仔,它們有著鮮明的性格,看起來仿佛隨時就會活過來一般。每款頑皮的“小人物”都由他與他的兩個孩子共同設計。他們互相分享想法,再由閻瑞麟將這些風格奇特的人物用木頭雕刻出來,將想法化為可感知的現實(自然而然,他將部分公仔送給他的孩子們)。

閻瑞麟使用多種木頭,給它們上色,再涂上清漆,因此他的作品種類繁多。從動物公仔到兩只頭部連在一起的孿生暹羅貓,這些藝術品全都獨具一格,每一款似乎都有著獨特而頑皮的性格。這些玩偶的雕刻十分巧妙精致,為它們創造出小嘴巴和生動的表情。有些公仔還能當花瓶用,綠草和鮮花抽芽時,公仔們就擁有了一簇簇頭發,其他的木雕作品則是孩子們和那些懷有童心的成年人的獨特玩具。






他是臺灣的細木作大師,也被人稱作“戀木頑童”。初見閻瑞麟的作品時,每個人都會覺得童趣至極。古怪精靈的小人兒,溯流而上的魚群,靈動優雅的飛鳥,憨態可掬的小動物,奇形怪狀的勺子……都仿佛生于自然,長于自然,而他僅僅是把這些東西邀請到了家里。

每款人物、動物構思都從他的孩子的想象中發展而來,他們互相分享想法。






“慢工出細活”,是他堅持創作的態度。數年來,閻瑞麟居住在臺灣桃園大溪小鎮里,一點一滴地觀察琢磨著。他堅持依靠純手工創作器物,花上許多時間細細雕刻打磨木頭,耐心地等待木紋展現出它最天然的美感。這是大自然教與他的功課。
他說最近幾年都在做“小”東西,是因為看著這些不斷積累出來的零碎木料而產生的“責任感”。雖然懂行的人都知道,大家具帶來的收益遠比小東西高。但閻瑞麟依然踏踏實實甚至有些緩慢地在堅持自己的修行。有的東西看似有趣卻無用,其實蘊藏了他對生活的細心和巧思。